> 资讯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硅基动感解码银发经济“新蓝海”!

2025-09-08 来源:互联网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2025年世界糖尿病大会上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2024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达5.89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为1.58亿,占总数的23.7%;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4790万。

  2024年,“银发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文件,老年健康管理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在这片新蓝海中,以深圳硅基仿生为代表的创新企业,正通过技术手段重新定义老年糖尿病的管理模式。

  现实困境:老年糖尿病管理的痛点与缺口

  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持续重构大健康产业的生态与边界。

  在老年健康细分赛道中,糖尿病管理的需求尤为迫切。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慢病管理中的特殊群体,面临诸多现实痛点,其中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高发性尤为突出。由于老年人代谢和反馈机制逐渐衰退,低血糖症状往往隐匿不显,却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等急症,甚至危及生命。

  (图源:网络)

  传统血糖监测方式的使用障碍也不容忽视。大多数老年人难以熟练掌握指尖采血(BGM)的流程,视觉退化、手部灵活性下降、创口感染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血糖检测依从性。而独居老人的监护缺口同样值得关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已超过1.18亿,他们在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急症时往往难以及时获得救助。

  近两年,血糖监测市场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圆片”,正在悄然改变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也标志着银发经济中的老年糖尿病管理将真正步入爆发前夜。

  这就是免校准、免指尖采血的动态血糖仪(CGM)。

  技术破局:硅基仿生推出适老化糖尿病管理方案

  2015年成立于深圳的硅基仿生,是一家以医用有源植入与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专注于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其自主研发的“硅基动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免指血校准CGM产品,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闭环式数字化血糖管理服务。

  对老年人——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独居老人而言,动态血糖仪的核心价值在于降低高、低血糖风险,通过远程关怀功能打通医患、子女·之间的信息壁垒,辅助医生在复杂合并症背景下精准用药,从而实现精准数智化的慢病管理。

  硅基动感CGM采用第二代葡萄糖传感器技术,通过柔性微针实现24小时连续实时监测血糖,细如发丝的微针借助高性能生物传感器,近乎无痛的佩戴在手臂上,患者在14天使用期内无需频繁指尖采血,极大减轻反复扎针的痛苦与感染风险。其MARD值(平均绝对相对差值)被控制在9%以内,性能媲美雅培、德康等国际一线品牌。

  同时,监测数据还可以自动同步至手机APP。实时界面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当前血糖值、传感器剩余天数、当日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以及24小时血糖曲线,帮助用户直观掌握血糖波动。家人之间还能异地远程共享数据,为老年人,尤其是独居和空巢老人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血糖管理方式。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同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效能。

  随着“银发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文件,老年健康消费市场正式步入政策红利期。技术迭代、需求觉醒与政策支持三重共振,正推动老年糖尿病管理加速走向智能化、个性化与普惠化。

  以CGM为代表的智能监测设备或许不再仅是“可选消费”,而将逐渐成为养老机构及家庭场景中的基础设施。硅基仿生等科技企业所推动的,不仅是一款产品的创新,更是一种全新的加健康管理方式——它打破了传统血糖监测的时空限制,构建起患者、家庭与医生之间的实时网络。

  未来,随着适老化设计的深入和数据分析能力的进一步突破,CGM有望与胰岛素泵、膳食建议、紧急响应等服务深度整合,形成闭环管理生态。这也意味着,银发经济下的健康赛道,正从“单点功能突破”迈向“全流程服务重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