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余杭区公布"海创未来"2025年首批领军人才项目评审结果,霄云科技创始人李小勇凭借"万亿参数模型的闪存-NVMe高性能混合存储栈重构"项目脱颖而出,标志着公司在存储领域的创新能力再次获得政府与行业的双重认可。这不仅是创始人李小勇个人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公司在AI时代存储技术革新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里程碑。
破局AI算力困局:万亿参数时代的存储革新
在人工智能向万亿参数规模狂奔的今天,全球科技界正面临严峻的存储挑战。超大规模模型的训练需要处理PB级数据,传统存储架构在IOPS和延迟方面已逼近物理极限。霄云科技此次突破性的混合存储栈重构技术,创造性融合了闪存的低延迟特性与NVMe协议的高吞吐优势,成功将存储系统响应速度降低至毫秒级,数据吞吐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300%以上。技术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分层算法,实现了冷热数据的动态感知与自动迁移,构建起"计算-缓存-存储"三级加速体系,为解决大模型训练中的存储墙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十年磨剑:从技术追赶到生态协同
创立于2015年的霄云科技,始终聚焦存储系统底层创新。创始人李小勇带领团队先后攻克分布式元数据管理、跨协议统一存储等关键技术,公司碧海分布式存储已服务金融、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100余家客户。此次入选的海创未来项目,标志着公司完成AI超算存储的战略升级。
生态赋能:打造AI基础设施新范式
李小勇表示:“存储不应是制约AI发展的短板,而应成为推动智能进化的加速器”。基于混合存储栈技术,霄云科技正打造包含智能管理平台、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产品矩阵,目标构建支撑Zettabyte级数据洪流的新型存储基础设施。
海创未来:余杭创新生态托举硬核科技
余杭区"海创未来"计划聚焦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领域,此次入选彰显地方政府对基础技术创新的重视。作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引擎,余杭区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和活跃的创投环境,为霄云科技这类硬科技企业提供了关键支持。
未来已来:定义智能存储新标准
面对全球存储技术变革窗口期,霄云科技展现出清晰的战略布局:纵向深化存储介质、协议、架构的全栈创新,横向拓展"存储+AI""存储+超算"的融合应用。站在新的起点,霄云科技正以"重构数据价值"为使命,推动存储技术从性能优化向智能感知进化。在余杭区的创新沃土上,公司正在用自主创新的技术方案,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强劲的"中国存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