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平安健康发布的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不仅彰显了其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更通过医险协同战略的深入实践,为医疗健康服务的价值兑现树立了新的标杆。
数据显示,平安健康2024年实现收入48.1亿元,并延续去年中报扭亏为盈的良好势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58亿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B端(企业端)和F端(综合金融客户端)业务的强劲增长,用户基本盘持续扩大,而这一切的增长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平安健康的医险协同战略。
医险协同,作为平安健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将医疗服务和保险服务有机结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其适配各种用户场景和需求的能力,更在业务运营上实现了质的飞跃。2024年,平安健康B端业务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数达到204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5.9%,营业收入同比提升32.7%,达到14.32亿元。F端收入则超过24亿元,同比增长9.6%。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平安健康通过“保险+医疗”“保险+养老”等模式,与平安集团持续深度融合的结果。
医险协同之所以能成为平安健康未来资本市场表现优化的关键因子,原因在于其通过“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医健权益服务”三大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在客户运营与回报效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保险+医养会员”模式中,平安健康针对平安寿险深化发展“保险+居家养老”场景,持续建设“医、住、护、乐”等场景服务体系,满足了高保费规模储蓄险客户对一站式省心、高规格服务的需求。
此外,医险协同还带来了医疗服务与保险产品之间的相互促进。医疗服务构成了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子,而保险支付又保障了医疗服务的持续性。这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不仅实现了运营的平衡,更在客户心中树立了双重印象,提升了品牌价值。
平安健康在服务生态上的升级,更是把握住了医疗健康产业的时代机遇。通过构建庞大的“四到”服务网络,平安健康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更在全病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上满足了当下用户的需求。同时,其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也对应了未来的想象空间,与医保改革、三医联动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站在保险公司等合作方的立场上,医险协同的产品创新和服务执行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通过提供更精准的前置医疗服务,平安健康不仅降低了理赔率和医疗成本,更通过权益的叠加触及了用户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感知,有利于客户的加保和复购。
展望未来,平安健康在医险协同上的投入将持续加大。随着AI等新技术的涌现,医疗+AI的进程将提速,这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平安健康对养老、AI等有助于扩张收入规模、提高经营效率的要素进行持续投入,有望稳步加强获客能力,推动估值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