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专访鸿昇私募令吴炜:两届冠军基金经理谈如何实现三年两倍

2025-04-01 来源:互联网

2025年3月20日,「2024 HKCAMA-Bloomberg中国离岸基金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盛大举行,全球金融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行业盛会。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与彭博共同揭晓年度“离岸中资基金大奖”得奖名单,这是一个久负盛名、含金量十足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奖项。“离岸中资基金大奖”由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与彭博合作举办,该项评选已连续举办十届,成为业内具极高含金量和权威性的奖项之一。本届离岸中资基金大奖共颁发了37个奖项,会员单位报送参选产品近600只,总规模超1200亿美元。

香港鸿昇资产管理团队管理的旗舰基金以年收益率64%夺得“2024年离岸中资基金大奖”年度最佳回报奖(第一名),并获三年期(2022-2024年)第一名(累计总收益近两倍),摘取了这颗香港中资基金管理业皇冠上的明珠。

过去的三年(2022-2024年)无疑是投资圈公认的艰难岁月,利率的波动、疫情的干扰迭加宏观经济的破题,资本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主要股票指数持续调整,多数基金业绩表现不振,2022年全球近80%基金亏损。在如此复杂险峻的局势下,鸿昇资管团队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与非凡的战略眼光,成功斩获傲人佳绩,这份成就着实来之不易。

1743482102135559.png

“离岸中资基金大奖”年度最佳回报奖杯和3年期(股票)累计回报第一名奖杯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两届冠军基金经理吴炜先生,为大家分享他的投资基本理念。

吴炜先生,江湖人称“大屿岛主”,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士。现任鸿昇资管首席执行官、合伙人,亦是本次获奖基金的基金经理,私募令(PE-Link)交流及孵化社区创始合伙人。曾在国信证券(香港),中信建投国际长期主管研究和资产管理工作。在国际资本市场有逾20年投资和研究经验,并始终秉承着“自上而下基本面研究”、“注重安全边际”、“长期投资”的价值投资理念。

1743482110911215.jpg

两届冠军基金经理吴炜先生

吴炜先生于投资领域深耕多年,投资生涯成就熠熠生辉。其掌舵的旗舰基金连续三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卓越,蝉联2023年和2024年由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和彭博联合评选的“离岸中资基金大奖”年度最佳回报第一名。2022-2024年,该基金更是连续三年正收益,并获三年期最佳回报奖(第一名),累计总收益近两倍,这一成就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尤为难得。这些荣誉和成绩犹如璀璨星辰,为吴炜先生的投资履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充分体现出他在资产管理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投资策略运用上的卓越智慧。

主持人:您好,吴炜总,首先祝贺您和团队再次荣获此项含金量十足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奖。过去的三年无疑是投资圈公认的艰难岁月,您是如何做到能够连续三年正收益,三年实现近两倍收益?自己对于投资又有哪些独特理解?

吴炜先生:投资,包括投出资金和投入资本市场两个环节,是一个参与社会财富分配过程的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整个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日常的实体经济活动,包括开办企业、制造商品、提供服务或者各种类型的工作分配到社会财富。当分配到的财富形成储蓄后,如果没有通过投资继续参与这个过程,则长期而言购买力将被侵蚀。因此,投资对个人的意义,就是保证自己储蓄的长期购买力,我们平常说的「保值增值」中的「保值」,并不是说只是保证本金不损失,而是保持购买力。

1743482118692287.png

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联袂彭博(Bloomberg)举行颁奖礼

主持人:如何能保证自己储蓄的长期购买力?

吴炜先生:在这个大前提下,投资的具体手段有三种:(1)购买生息类资产;(2)购买货币类资产;(3)套利博弈。生息类资产,就是能够不断创造收益和利润的资产,最典型的就是企业,衍生出的票据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等,出租型房地产兼具生息类资产和货币类资产的特点。从长期而言,债券是无法保持购买力的,最有可能保持购买力的投资资产是优质公司的股票。所谓优质公司,通俗而言就是能够赚钱的公司,最好能够长期持续赚钱。所以,投资股票,首先明确一个基本点,要买赚钱公司的股票。有些亏钱公司值得投资,是因为短期的亏损是为了换取长期的赚钱,如早年的互联网和电商股份。如果明知道一家公司会持续亏损还继续投入,那就是另一个手段,即套利博弈。不少上市前隐含保底条款的投资,其实是一种套利,投资人对企业的盈利前景并没有充足的信心才会要求保底,投资收益更多的是着眼上市后的溢价,而不是企业的盈利分享。从资本市场获利的角度讲,这种套利博弈方法无可厚非,但对投资金额和持有期限的设定肯定是少于短于盈利企业投资的。

主持人:如何能挑选到一家大概率长期赚钱的公司?

吴炜先生:一家公司要能够大概率地长期持续赚钱,首先要选好行业,什么样的行业呢?可能有些朋友会定义为需求不断增长,供不应求的行业,但本人想加一个前提:最有利于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行业。有些行业符合需求标准,但反映的是人性的不良嗜好,不应该进行投资鼓励,这也是新时代的ESG标准。投资于最有利于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行业和公司,才是「投资」这个行业应有的社会意义。最符合综合标准的行业,就是科技行业,也只有科技行业的公司能够享受充分的股份溢价。

主持人:企业的“护城河”即竞争优势您有哪些不同于市场的理解?

吴炜先生: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即俗称的「护城河」,能够使企业长期保持盈利能力。「护城河」也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估值。传统的绝对估值法:贴现现金流法中的「永续现金流」是个伪概念,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的生命周期是有限而不是永续的。企业生命周期过于依赖某个关键人物(KOL)的必须有估值折让才宜投资。教科书式的投资方法会做很多财务模型进行预测,但最核心的是创始人、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因为只要创始人、管理层靠谱了,公司文化健康,他们会比我们投资人更操心公司的发展。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创始人、管理层要重视股东权益。有些企业关键人物重视客户体验,重视粉丝感受,也重视员工福利,攒下了良好的口碑,但是就是不重视股东权益,赚了钱不派息不回购不增持,甚至还要趁高位抽水(配股集资)。这时候参与其中的投资人至少心理应该清楚,自己的投资收益只是来源于博弈。

主持人:针对科技公司的投资,社会科学出身的投资人是否会有短板?

吴炜先生:在具体的投资实践中,尤其是针对科技公司的投资,有些朋友认为社会科学出身的投资人会有短板,这个推断并不全面。投资甚至金融的生态圈就是建基于互相信任,券商投行的保荐人、分析师要信任审计师的审计结果,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力细化到审核单据,而投资人的投资判断有相当程度也可以信任券商投行的研究成果。也正因为如此,投资圈服务机构的品牌、名气就相当重要,因为是信任的背书和保证,一旦破坏(如审计师行配合财务造假)会遗臭甚至影响其同行。同理,只要团队中有自然科学专业成员贡献智慧,投资决策就可以考虑全面。

1743482126343284.png

获奖基金投资管理团队合影

1743482132454579.png

获奖基金投资研究团队合影

主持人:吴炜总,最后您对大家有什么寄语?

吴炜先生:成绩代表过去,未来继续可期。鸿昇资管会继续保持求真务实,持续学习,追求卓越的心态,以严谨扎实的研究面对每一个投资决策,从专业负责的角度促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为本港、大湾区和国家的科技、金融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本次专访渐近尾声。值此之际,我们再次向吴炜总及其团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恭贺他们成功蝉联这项在国际金融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大奖。当下,资本市场仿若一片变幻莫测的汪洋大海,时刻都在经历着风云变幻。但我们坚信,凭借吴炜总卓越非凡的领导力,以及在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厚造诣,定能如沉稳的领航者,在波涛汹涌中精准掌舵,引领行业这艘巨轮,冲破重重迷雾,驶向更加稳健、繁荣的未来彼岸,续写金融领域的辉煌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