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国康筑就企业家健康护城河

2025-02-13 来源:互联网

开年2月5日,在农历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掌声雷动。当日晚上12点,深圳科技园某大厦的灯依然亮着,45岁的智能制造企业创始人陈总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突然感到胸口发闷。

他习惯性拨通了手机里的“国康健康管家专线”——这是三年前他为自己和83岁母亲、12岁女儿签约的家族健康服务。电话接通后,管家迅速联动三甲医院心内科专家,30分钟内完成远程心电监测,并安排救护车直达公司楼下。凌晨2点,陈总在导管室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主刀医生感叹:“再晚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恰似广东民营经济的缩影:日夜兼程的拼搏背后,是无数企业家以健康为代价的负重前行。在广东,每3分钟就有1家民营企业诞生。2024年,广东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约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业。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陈总这样的企业家,在凌晨两点的办公室敲击键盘,在飞机高铁上处理邮件,在一场又一场的应酬酒局中强撑精神。他们用健康作燃料,推动着广东14万亿GDP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健康负债"缠身的企业家们

在深圳湾某甲级写字楼,45岁的医疗器械企业CEO王总刚结束与投资人的会议,突然眼前一黑——这是她本月第三次眩晕发作。体检报告显示,她的空腹血糖值已达12.8mmol/L,颈动脉斑块像定时炸弹般潜伏着。"去年融了2个亿,代价是胖了20斤。"她苦笑着展示手机里连续356天的深夜工作打卡记录。

这种现象绝非个例。在珠三角企业家群体中,78%存在睡眠障碍,62%有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出3倍。去年秋天,东莞某电子制造企业董事长李女士在国康年度健康评估中,被检测系统预警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起初她因项目融资压力拒绝复查,直到健康管家带着三甲超声专家上门服务,确诊其早期癌症并协调业界最权威的医学专家手术。

术后三个月,李女士带着团队拿下5亿元订单,而她的父亲——过去也是创业者的78岁老人,在国康的慢病管理中把糖尿病稳定了10余年。“以前总觉得看病耽误时间,现在才明白,健康管理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企业家的共同心声。

国康健康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通过收集和分析李总的基本信息、病理信息、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数据,制定了个性化健康计划,并长期跟踪和管理,量身定制了包括上门健康指导、慢病管理、细胞管理在内的多维度健康管理方案。“有了自家专属健康保健团队,出门在外打拼都安心了”,李总补充。

新经济局背后的健康新基建

随着广东民营经济局的成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会议透露,1500个重点建设项目中,50%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但政策春风拂面时,企业家更需要筑牢健康防线,毕竟再宏伟的产业蓝图,终究要靠健康的头脑和身体来书写。

国康保健团队不仅记录企业家本人的体检数据、用药记录,更整合配偶、父母、子女的健康信息,甚至能通过算法预测家族遗传病风险。去年潮汕企业家、国康7年会员张总家族筛查出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基因携带者,国康保健团队立即提前启动干预计划,这种“代际健康守护”,让企业及家族财富传承多了份科学保障。

国康健康——一个由全科医生、健康管家、运动康复师组成的"健康智囊团",正在用科学与温度构建另一个隐形支撑体系,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标准配置。他们像守护精密仪器般维护着企业家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商业决策都诞生于清醒的大脑和充沛的体能。

回到顶部